□通讯员 王卢俊茹
这是一块春潮涌动的大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春天的种子在和风中播下,在细雨中生根发芽,在明媚的阳光下开花结果。尽情享受着春日的暖阳和无限的风光,西山农牧场的干部职工群众至今还沉浸在去年取得丰硕成果的欣喜之中。
2023年,西山农牧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418万元,同比增长8.7%;招商引资形成实物量33509万元,同比增长31.7%;全年累计接待游客5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200万元,创历史新高。
“过去的一年,全团干部职工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的一年,我们将砥砺前行,再创佳绩。”西山农牧场党委书记、政委黄治平说。
回首过去,激情澎湃;展望未来,踌躇满志。新的一年,西山农牧场各族干部职工群众正以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1 田地“耕”新不负春
连日来,西山农牧场的辽阔大田、温室大棚里,处处涌动着春耕春播热潮。
大田里,机械的轰鸣声响彻四野,农机来回穿梭,平地、翻耕、施肥……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在天山南麓的辽阔大地上徐徐展开。
3月28日,在西山农牧场老七连一斗地,一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丁权的20亩豌豆正在播种,他说:“这次豌豆播得慢一点,已经播了有10天了,到明天差不多能播完。看天气情况可以的话,差不多下个月中旬再播种20亩鲜食玉米。”
101省道旁,西山农牧场种植户刘国强的十几亩豌豆已播种完毕,得知农场要借助天山地理画廊的旅游项目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101省道采摘经济,使他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剩余近30亩地,他准备种植西红柿、辣子一些便于采摘的果蔬,迎接周边游客前来采摘。
到处忙碌的身影让大田地里涌动着生机和活力,不仅如此,温室大棚里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人工借助小型机械开展着施肥、耙地、育苗等一系列农事活动。翻耕破土、洒水浇灌、铺膜保墒……种植户们忙而有序,播种下春天的希望。
时下,温室蔬菜育苗已成为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先进技术。育苗技术有利于高产,能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培育优质强壮的秧苗,就是蔬菜生产成功的一半。西山农牧场一连种植户李欧在3个大棚里培育的莲花白、辣子、洋葱苗已经发芽,等到5月中旬移栽到大田地。
2024年,西山农牧场以“稳面积、提质量、促增收”为目标任务,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推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春耕春播时间节点,开展“三条红线”用水计划、农情宣传、购买农业保险、降解膜补贴等政策法规宣讲、病虫害防治等农技指导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产能、提效益、提速度。
2 建设项目涌春潮
春风送暖,万事争先,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派活力四射的建设场景。在位于西山农牧场茉莉花街4号的新疆博越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现场,光伏项目新能源配套产业项目建设中,吊车、起重机等设备不停运转,满载物料的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总投资91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生产300万米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将为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光伏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是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新疆天润暖通建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行业一流的高速生产线上,PPR原料经过熔融、成型、定径、冷却以后,由防伪系统对管材、管件逐一打码,然后进入自动包装机称重,合格以后进行套袋及封口,再进入成品货架。一系列流水作业,让任何一位来西山农牧场的游客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辖区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满十周年,十年成就证明,自贸试验区已成为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深层次改革的开路先锋、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历程、总结自贸试验区十年发展成果,对于系统梳理自贸试验区成就,充满信心开新局展新貌,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落实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十二师区块面积为30.8平方公里,兵团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和自贸试验区重合区域面积为21.33平方公里。
时不我待,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西山农牧场党委和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抢抓历史机遇,勇担责任使命,积极创新改革,牢牢把握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进出口贸易规模提升、结构优化。
3 农文旅融汇春风
春风拂面来,春意就此生。每个周末,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的浆果星球采摘乐园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采摘游客。
这里高标准种植的作物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认可,在不断积累老客户的同时,发展了很多新顾客,使得采摘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如今,浆果星球采摘乐园位居“乌鲁木齐采摘、农家乐人气榜”名列前茅,浆果星球采摘乐园总经理钱俊魁表示已做好准备,更多果品纷纷上市,已迎接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游玩。
西山农牧场烽火台小镇于2022年实施西山农牧场二连(烽火台小镇)设施农业示范园项目,大力发展采摘观光农业、绿色有机农业、高效益设施农业,实现“农文旅”“康养”有机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黄金凝脂菊,色泽透亮,青脆欲滴;白月影,玉质感的叶片,花型精致;天使之泪,圆润娇俏;阳光玫瑰,青红色渐变渐入佳境……”在西山农牧场“花年一舍”多肉种植基地里,经营户年海东的每一棵多肉都承载着他艺术的灵魂。
现在,年海东经营着6座温室大棚,种植了从40多个国家收集来的900多个品种的多肉植物,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除了“花年一舍”多肉植物观光大棚,西山农牧场还拥有古烽火台遗址、天润丝路云端牧场、逐鹿田园梅花鹿养殖园、小土豆农庄采摘园等集观光游览、文化旅游、科普教育、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资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天,西山农牧场居民陈红梅拉着购物车,来到西山农牧场大巴扎上,买了水果、蔬菜和一些生活用品,眼看着小购物车已经装满了。她说:“有了这个一站式购物的大巴扎真是太方便了!现在每个周一逛巴扎已经成了我的规定动作了。”
围绕着西山农牧场锦绣家园二期北侧、东侧的西山农牧场大巴扎于2023年3月13日正式开市,每逢周一开市,近600个摊位,搭建起“一站式”购物新场景,鲜活蹦跳的鱼虾、色泽鲜亮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商品、争奇斗艳的花草……吸引着当地及乌鲁木齐县永丰镇、板房沟镇、种畜场等周边各地的居民前来闲逛、购物,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一派购销两旺的经济热潮,带动着消费热潮一路升温。2024年新春年货节当天,客流量达到6万人。
近年来,西山农牧场致力于抓融合,促和谐,推动经济发展,依托地处首府的区位优势,临近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兵团职教城的产业优势,冬暖夏凉、阳光明媚的气候优势,路网通达、交通便利的交通优势和101省道网红公路、烽火台小镇等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地方单位在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氛围共创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实力西山”,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