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种植结硕果

——三坪农场“甜蜜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本报全媒体记者 贾芦桐 通讯员 刘晶晶 杨超

  眼下,羊角蜜与贝贝南瓜相继成熟,三坪农场迎来特色农产品丰收季。

  “甜蜜产业”促增收 

  羊角蜜成“金疙瘩”

  在三坪农场草莓主题公园种植户陈国双的大棚内,藤蔓青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陈国双正忙碌在藤蔓间,熟练地采摘着羊角蜜,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

  “今年试种了2个棚羊角蜜,没想到长势这么好!”陈国双一边忙碌,一边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头茬瓜亩产就达2吨,预计总产量5吨。

  更让他欣喜的是市场反响。“博洋九号口感清甜、肉质细腻,市场需求量大,很受消费者欢迎。”按照当前每公斤16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他这一季的收益相当可观。“明年打算扩大规模!”陈国双信心满满。

  这份信心源于陈国双6年来的不懈探索。他透露,博洋九号前期在冷棚种植,甜度最高达到17度;今年首次在温室大棚种植,甜度更是跃升至18度。技术的突破为品质提升和效益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博洋九号羊角蜜凭借其脆甜多汁、营养丰富的特点备受青睐。陈国双种植的博洋九号目前已产出两茬瓜果。头茬瓜以口感脆甜、果肉翠绿、甜度高达18度著称;二茬瓜则呈现软糯多汁的特点,甜度也能达到17度。这种独特的风味梯度,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通过“合作社+种植户+订单农业”推动了设施农业发展。下一步,农场将紧抓生态农业发展机遇,把培育壮大像羊角蜜这样的特色作物作为促进职工增收致富的关键抓手,持续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科学种植提质效

  贝贝南瓜“卖得俏”

  7月8日,三坪农场一连职工李霞的南瓜地里,电商主播的吆喝声伴着累累硕果:“家人们!三坪农场贝贝南瓜皮薄肉厚甜糯得很,订单排队等发货!”李霞身后,打包好的南瓜堆成小山。

  李霞指着打包袋介绍道:“这些都要运往内地。贝贝南瓜的价格比往年都要高,今年亩产值约有4000元。” 

  近年来,三坪农场引进优质贝贝南瓜品种,从育苗到采收全流程减少农药使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既提升了南瓜品质,又实现了土壤健康养护。

  为拓宽销路,农场积极对接周边超市、农贸市场,并依托电商直播、线上平台等渠道,让贝贝南瓜走出新疆、销往全国。

  三坪农场一连党支部书记李诸德说:“科学种植让贝贝南瓜品质有保障,多元化销售让好产品不愁卖,职工增收更有底气。”

  土地抢时抓轮作

  复播包包菜增收

  丰收之余,农场未停下探索脚步。贝贝南瓜收获后,连队职工计划复播包包菜,利用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特点,实现“一季土地两季收益”。

  “贝贝南瓜一般在夏季收获,紧接着种下包包菜,正好能赶在秋末或冬初上市。这样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李诸德解释,今后,还将探索更多元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甜蜜产业”到“轮作增效”,三坪农场以特色种植为笔,以科学管理为墨,书写着农业增效、职工增收、乡村和美的振兴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疆报告文学
二二二团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万亩桃园结出“幸福果”
头屯河农场鲜桃坐上“小火车”
特色种植结硕果
科技民企冲刺年度目标
北京专家来一〇四团义诊
二二一团八千亩葡萄丰收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