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奔跑吧,新农人”系列报道(二)

陈正春:捧着桑葚去追梦

陈正春(右一)在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为客商介绍桑葚酒和桑葚冻干果产品。  (冯晓玲提供)

  □ 本报首席记者  冯晓玲

  火洲吐鲁番,桑葚已成熟。

  6月14日,看着眼前的1200亩桑葚迎来大丰收,陈正春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满眼都是幸福和快乐。

  “我捧着桑葚去追‘绿色’的梦,很幸运,我一直在梦想中前行。”陈正春说。

  陈正春是名退伍军人,之前一直在内地做红酒。一次旅游,他来到二二一团,品尝到了当地的桑葚。“这里的桑葚太好了,高温、光照强、降水少,造就了独特的口感与营养。”

  被二二一团的桑葚“征服”后,陈正春一直心心念念,想着把桑葚发展成产业,做有机、天然、高品质的食品。

  2017年,陈正春放弃了内地高薪工作,来到二二一团,一头扎进了地里,可现实却让他屡遭挫败。“对种地一窍不通,后来才知道,新开垦的地种桑树,需要先‘养地’,加上桑树生长周期长,前两三年基本不结果。”陈正春说,2017年至2020年的三年时间,他没有一点收入,加上土地投入,只能吃老本。

  追梦之路总是历经坎坷,二二一团土壤盐碱大,陈正春的“养地”之路也是一波三折。第一年,他参照周边的种法,先用羊粪牛粪将地“养肥”,但因为土壤碱性太大,第一批桑葚树全部被烧死,当年损失了近40万元。

  可执着追梦的人,从来都不轻易放弃。“自己当时憋着一股劲,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一定要把桑葚树种活、种好。”陈正春说。

  外出学种地、攒经验、拓思路,陈正春辗转于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桑树种植基地,最终在南京大学桑蚕研究所取到了“真经”。“要让地里的盐碱降低,就要用水不断地泡碱、冲减,再用蚯蚓的粪便持续降碱,同时还要选择花青素含量更高的‘黑桑’树苗。”

  降碱、买桑苗、种桑树……一连半年多时间,陈正春日日扎在地里,观察、抚育、期盼,皮肤晒得黝黑……终于,在第二年的夏日里,桑树发芽了,陈正春激动得像个孩子,在桑葚园里手舞足蹈……

  可接下来,如何提高产量?发展什么样的桑葚产品?

  能吃苦、懂经营的陈正春首先注册成立了七十度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听取专家建议,给桑树嫁接、剪枝,提高产量。“当地风沙大,嫁接后的桑果,可以耐风沙、耐干旱、耐碱性,果型大而饱满。”陈正春说。

  2020年,桑树大量产果,陈正春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桑葚的采摘期只有20多天,如何在20多天内把上万公斤的桑葚卖掉,成了棘手的问题。在多方考察后,陈正春决定将桑葚制成冻干。

  “冻干是最卫生、锁‘鲜’、杀菌的,营养可以全部保留,还解决了桑果销售难、不宜长途运输等问题,让本土的优质果品走得更远。”陈正春说,目前,公司已研发了冻干桑葚、桑汁宝果汁、桑葚酒、桑叶茶、桑皮纸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21年产值达1000万元,今年力争达到2000万元。

  当下,陈正春正忙着酿造桑葚酒、升级冻干技术,申请绿色有机商标,充实而兴奋。“决定要去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陈正春说,在升级冻干技术中,他在果干表层裹了一层“植物蛋白”,可以解决运输途中果干掉渣、变潮等问题。

  陈正春的执着,加上政策扶持帮助,七十度阳光桑葚系列产品经常“露面”各种展会。

  在与各地的食客交流中,陈正春发现,人们饮食和消费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吃的、喝的一定要健康、绿色。”食客海云岚说,他家的东西口感好、又绿色健康,我愿意买。

  执着于梦想的人,终被阳光照亮。陈正春说,这两年,迎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自己的绿色桑葚产业梦想也逐步实现,自己好了,就要带动更多人。当下,他正在加紧建设“七十度阳光桑文化产业园”,到时可集中展示二二一团的特色农产品,让更多人圆致富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中国报告文学
   第04版:特刊
陈正春:捧着桑葚去追梦
十二师安委办召开安全生产“月调度”会议 暨消防设施排查、消防应急演练座谈交流现场会
十二师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
十二师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
十二师首届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技能竞赛开赛
十二师教育系统多形式助力学生迎战中考
天恒基建筑公司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产学研合作签约暨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习近平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 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广告